返回顶部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 聚焦盘州 >> 乡镇快讯

盘州市盘关镇海坝村活用“三变”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实现村美民富

作者:xxxzx 来源:盘州快讯 发布日期:2018-07-17 16:12:12 浏览次数:   文章字号:     

  肖本归 报道

  盘州市盘关镇海坝村凭借良好的生态优势,灵活运用“三变”改革模式,促进农民由“种植传统作物+家庭散养”向“产业工人+股东”转变,有效增加农民收入,引发农村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,创新乡村治理“五共”模式,成为了盘州市村庄环境整治的一个精品示范点、六盘水市“四在农家·美丽乡村”示范村、贵州省省级文明村。

  立足本村实际,凝聚规划共识。一是坚持因地制宜,凸显乡村特色。立足实际,突出融入自然,保留自然风貌,凸显民族风情,打造出村在山中、房在林中、果在院中、人在景中的乡村美景。二是坚持以人为本,留住根和乡愁。按照宜居、宜业、宜游的要求,突出少数民族特色,最大限度保留老屋风貌,留住群众的根和乡愁。三是坚持物尽其用,杜绝千户一面。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同时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,鼓励发动群众投工投劳,利用拆下的“四废”建成房前屋后“四小园”,既解决了废旧材料堆放难题、净化了环境,还节约了建设成本、增强了群众的自豪感和成就感,建成了“原生态”的特色新家园。

  突出党建引领,推进同心共建。一是组织发力引领“建”。通过广泛宣传,深入发动,召开各种会议300余次,做好政策宣讲和督促推进,开展群众自建评比、修订完善村规民约、构建后续管理机制,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。二是政策扶持保障“建”。用好每户1万元的“四在农家•美丽乡村”建设专项资金,帮助501户群众办理 “小康贷”1503万元,拉动民间投资3600万元,统筹做好全村范围内的硬化、绿化、净化、亮化、美化及房屋改造。三是典型示范带动“建”。鼓励村里28名党员和18名寨老示范带头改造房屋、修缮庭院、美化居家环境,通过示范引领,加速了全村人居环境整治进程。

  强化统筹联动,推进齐抓共管。一是环境卫生共管。编制“十倡导十严禁”村规民约和环境治理承诺“三字经”,建立村寨卫生党员责任区,按照“1+10”的模式进行管理,推动群众自觉维护,引导群众自觉除陋习、树新风。二是社会治安共管。推行网格化警务管理,实行“一村一警两员”,按照“一岗六责、一专多能”原则开展治安共管工作。三是文明行为共管。强化宣传教育,传递正能量,引导群众孝亲敬老、勤劳致富、邻里和睦,让美丽乡村真正成为群众的精神家园和生活乐园,实现村民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双促进。

  注重建章立制,带动村民共治。积极推动人居环境工作制度化、规范化、常态化。一是建立垃圾清运处理机制。由各网格员组织本网格群众,公共卫生每周打扫不少于3次。对垃圾实行收费管理,由村委会安排专人负责垃圾的清运。二是建立积分考核激励机制。运用“三变”思维创新推出“积分制”,将群众的垃圾清运费、合作社“普惠股”分红、网格员的绩效工资与群众卫生整治积分挂钩,最大范围调动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。三是建立绩效考核分红机制。由合作社拿出5%的收益作为“普惠股”,根据群众积分进行分红,积分越高分红越多。

  建设幸福家园,实现全民共享。抢抓天富刺梨产业园区建设的机遇,通过“三变”改革打造产业平台,带动群众增收致富,改善人居环境,共同打造幸福家园。一是发展成果共享。群众积极参与“三变”改革,获得“保底分成+收益分红+务工收入+创业增收”四种收益,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115元。二是建设经验共享。在“一户一策”的精准指导下,各家各户将废旧瓦片垒成风格各异、形状不同的花池和树池,形成了“家家户户花相似、庭庭院院景不同”的独特村韵。三是政策红利共享。在各项政策支持带动下,旅游设施不断完善,初步实现了“处处是景点、寨寨是景观”的目标,吸引了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,新增农家乐和乡村旅馆达8家,为发展全域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相关文章
网站地图| 网站声明| 联系我们| 设为首页| 加入收藏| 帮助信息

主办:中共盘州市委员会 盘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:盘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邮箱:pxdzzwb@163.com

黔ICP备17007820号 建设与维护:盘州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建议使用IE7.0以上,分辨率1024*768浏览本网站

地址:贵州省盘州市凤鸣北路1号党政大楼 技术支持:泰得利通 政府网站标识码:5202220034 网站咨询:0858—3636249 3639175  访问量:

  

贵公网安备 52022202000019号

扫一扫关注盘州市政府官方微博

扫一扫关注盘州市政府官方微信
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