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坝村深入推进农旅融合发展

来源:盘州市脱贫摘帽综合协调组 发布日期:2018-07-12 17:01:25 浏览次数: 文章字号: [ ]

  

海坝村深入推进农旅融合发展  

 

  

海坝村是六盘水市四在农家·美丽乡村示范村,贵州省省级文明村,通过深入推进农旅融合发展,打造盘州全域旅游升级版。

  

海坝村凭借良好的生态优势,灵活运用“三变”思维和“三变”模式,促进农由种植传统作物家庭散养向“产业工人+股东转变,有效增加农民收入,引发农村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,创新乡村治理“五共”模式,打造成为全市村庄环境整治的一个精品示范点

  

坚持规划先行,促进全域生态发展海坝建设在遵循规划的前提下,坚持全域生态发展理念,依照山形地势、自然生态规划建设。一是坚持因地制宜,凸显乡村特色。遵循乡村特点,突出融入自然,保留自然风貌,突显民族风情,打造出村在山中、房在林中、果在院中、人在景中的乡村美景。坚持以人为本,留住根和乡愁。按照宜居、宜业、宜游的要求,突出少数民族特色,最大限度保留老屋风貌,留住群众的根和乡愁。三是坚持物尽其用,杜绝千户一面。按照尊重群众意愿,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,鼓励发动群众投工投劳,利用拆下“四废”建成房前屋后“四小园”,既解决了废旧材料堆放难题、净化了环境,还节约了建设成本、增强了群众的自豪感和成就感,建成原生态的特色新家园。

  

突出党建引领推进同心共建一是组织发力引领“建”。通过广泛宣传,深入发动,召开大小会议300余次,做好政策宣讲和督促推进开展群众自建评比、修订完善村规民约、构建后续管理机制,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。二是政策扶持保障“建”。用好每户1万元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,帮助群众办理501户办理 小康贷”1503万元,拉动民间投资3600万元,统筹做好全村范围内的硬化、绿化、净化、亮化、美化及房屋改造。三是典型示范带动“建”。鼓励村中28名党员和18名寨老示范带头改造房屋、修缮庭院、美化居家环境,通过示范引领,加速了全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进程。

  

强化统筹联动,推进齐抓共管一是环境卫生共管编制“十倡导十严禁村规民约和环境治理承诺三字经,建立村寨卫生党员责任区,按照“110”的模式进行管理推动群众自觉维护,引导群众自觉除陋习、树新风。二是社会治安共管。推行网格化警务管理,实行“一村一警两员,按照一岗六责、一专多能原则开展治安共管工作三是文明行为共管。强化宣传教育,传递正能量,引导群众注重孝亲敬老、勤劳致富、邻里和睦等文明行,让美丽乡村真正成为群众的精神家园和生活乐园,实现村民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双促进。

  

注重建章立制带动村民共治积极推动人居环境工作制度化、规范化、常态化。一是建立垃圾清运处理机制。由各网格员组织本网格群众,公共卫生实行每周打扫不少于3次。对垃圾实行收费管理,由村委会安排专人负责垃圾的清运二是建立积分考核激励机制。运用“三变思维创新推出积分制,将群众的垃圾清运费、合作社普惠股分红、网格员的绩效工资与群众卫生整治积分挂钩,最大范围调动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。三是建立绩效考核分红机制。由合作社拿出5%的收益作为普惠股,根据群众积分进行分红,积分越高分红越多。

  

建设幸福家园实现全民共享抢抓天富刺梨产业园区建设的机遇,通过“三变打造产业平台,带动群众增收致富,改善人居环境,共同打造幸福家园。一是发展成果共享。群众积极参与“三变改革,获得了保底分成+收益分红+务工收入+创业增收的四重收益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115元。二是建设经验共享。在“一户一策的精准指导下,各家各户将废旧瓦片垒成风格各异、形状不同的花池树池,形成了家家户户花相似、庭庭院院景不同的独特村韵。三是政策红利共享。在各项政策支持带动下,旅游设施不断完善,初步实现了“处处是景点、寨寨是景观的目标,为发展全域旅游,吸引了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,新增农家乐和乡村旅馆达8家。

  

  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盘州市旅游局

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   

相关信息